IETF的运行方式
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研究从大方向上主要分为应用、一般领域、互联、运行、路由、安全和传输等领域。
IETF的组织架构由三部分组成: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(IAB)、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(IESG)以及涵盖了互联网各领域的工作组(Working Group)。
标准制定的工作由工作组承担,它们专注于互联网路由、传输、应用等领域。标准制定的工作大都通过所设立的邮件组完成。此外,IETF每年还会召开3次为期一周的会议,帮助工作组完成任务,并促进工作组之间的交流。
IESG的主要职责是接收各个工作组的报告,对报告进行审查,然后对其所提出的相关标准和建议提出指导性的意见。
IAB是IETF的顶层委员会,主要由探讨与互联网结构有关问题的互联网研究员组成,参与建立各种与互联网有关的组织,如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(IANA)、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(IESG)和互联网研究指导组(IRSG)。
通过定期召开会议、频繁发布RFC的方式,IETF打造了互联网的技术规范。
RFC的形成过程
可以说,如果一项技术想要成为全世界软件开发商、硬件制造商以及网络运营商自愿实施的标准和遵守的规范,那么成为RFC是它的必经之路。
一般来说,IETF标准的相关文档包括互联网草案(Internet Draft)和RFC。草案是供IETF讨论的文档,是对互联网问题的描述和解决方案。RFC可被视为草案的最终版,具有特定的编号。
草案可由任何个人或工作组提交,但只有6个月的生命周期(可以不断更新)。需要注意的是,草案并不等同于标准、论文或正式报告,大多数草案也不会成为RFC。RFC才是互联网正式的文档。已发布的RFC即使有错误也不能更改,只能发布“错误订正”或用另一个RFC将其废除或取代。
工作组是产生RFC的首要途径,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流程:个人提交草案,工作组认领草案,工作组反复迭代讨论,工作组最后询问,IESG内部讨论,IESG批准,获得RFC编号,RFC文字编辑,正式发布。
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工作组认领草案。RFC7221对工作组主席考虑是否认领草案提供了具体建议,包括:
产生RFC的第二条途径则针对没有相应工作组的文档,需要经过领域主席个人提交到IESG。
以上两条途径都要提交到IESG进行讨论,IESG再进行IETF范围内的最后询问。在多次反馈、修改,得到所有IESG成员的认可后,草案就可以送交RFC编辑部,授予RFC编号,进行文字编辑和格式协定,最终作为RFC发布。
产生RFC的第三条途径是针对非IETF提交的RFC,同样也没有经过工作组,而是个人直接提交文档至编辑部,并与后者进行讨论,考虑内容和编辑细节,与此同时,RFC编辑部和IESG直接交换意见,RFC形成后,由RFC编辑部直接发布。
从个人提交草案到工作组草案,再到IESG、RFC编辑部,直到最终成为RFC发布,整个过程最快也要2年以上,有时则需5年。从草案到标准,全程记录邮件收发并公开会议记录。
成为RFC作者象征着互联网技术界的荣誉和责任,但RFC定义的技术和标准能否在互联网中大规模得到应用,才是更大的挑战。
来源:《中国教育网络》2024年9月刊
整理:陈茜